500
投資展望─ 2017 年第3季
高不成、低不就 – 環球股市前景令人沮喪。
成熟市場股票-特別是美股-介乎估值合理至過高,而事實上我們上季已預期出現的調整風險仍然高企。不過,環球經濟繼續以合理力度增長,利率仍然處於歷史性的低位,而政治風險看來屬可控制範圍。以上因素亦顯示熊市似乎不會來臨-股市將會高不成、低不就。
因此,投資者現時面對兩難局面。在低利率環境下手持現金仍然欠缺吸引力,等待「大崩盤」大舉入市應該只會浪費時間,最後徒勞無功。因此,投資者目前需要精挑細選。
美股的經週期性調整市盈率目前接近134年平均值的兩個標準差以上。這是十分危險的估值過高領域-一個完美定價的市場。與此同時,考慮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已陷入政治風波,並已因有關他是否嘗試妨礙司法公正,以及他的核心團隊是否與俄羅斯有勾當的調查而被分散注意力,期望他能對美股有所建樹似乎不切實際。
歐洲股市亦不廉宜,但至少以估值合理而非過高來形容歐洲股市會更加恰當。在歐洲經濟數據帶來驚喜之際,美國經濟數字卻令人失望。與此同時,相比起美國,歐洲的資金成本將在更長時間內繼續較為低廉;歐洲央行將至少繼續實施量化寬鬆至今年年底,但聯儲局可能於今年稍後或明年年初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而且在馬克龍勝出法國大選後,政治風險已大幅下降。
亞洲股票提供較佳價值。其遠期市盈率處於約10多倍的水平,並在其週期性範圍的中間點。日本經濟已開始擺脫2016年的衰退邊緣出現增長。與此同時,持續實施負政策利率加上量化寬鬆應會令日圓出現兌美元的新一輪跌勢,推動按本地貨幣計算的企業盈利。隨著經濟經歷多年下跌後開始回穩,通脹紓緩及經濟預測自今年年初起向好,亞洲(日本除外)股市應會進入「最佳擊球點」。企業盈利的長期衰退於去年年底終結後仍處於復甦的初期階段。
因此,全球股市格局錯綜複雜,投資者需要精挑細選。
固定收入方面的主線較為明顯,即貨幣寬鬆告終。這在美國已揭開序幕-聯儲局將繼續調高利息及即將開始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在今年稍後,對歐洲央行縮減其資產購買規模及放棄零政策利率的揣測將開始對債券收益率構成上升壓力。全球各國的通脹率將開始逐步上升,而企業盈利-在息差如現在般狹窄的情況下-應已達到最佳水平。
商品低廉,但全球供應過剩的影響仍未完全釋放,而市場氣氛仍然維持看跌。不過,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少量入市商品的時機。儘管步伐溫和,但全球經濟增長力度已開始增強。雖然速度較緩慢,但供應已開始被削減。所以當中存在週期,而商品-尤其是工業金屬及原油-可能已接近其各自週期的最低點。
在貨幣方面,與特朗普相關的期望-尤其是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財政差異-可能已經破滅。在未來六個月,我們應該會看到美元因貨幣政策差異而重拾升勢。撇除現時對美國大力實施財政刺激的矛盾觀點,經濟和通脹的差別仍然預示美國利率及收益率較大部份主要經濟體為高。我們預期美元兌大部份貨幣將會升值。
多謝您的寶貴意見。
請告訴我們本頁資訊如何幫助您的需要很抱歉。
請給予我們意見以作改進及提升網站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