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中後實踐可持續目標
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有著蝴蝶效應,而且可分為「對內」和「對外」的正面影響。企業於內部善待員工,已屬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部份,例如員工晚上放工後不用接收工作相關的訊息,讓無數家庭晚上樂享天倫之樂。對外,可由企業帶領員工參與回饋社會的項目。
適逢中秋將至,中小企不妨於節日的前、中、後期,對內及對外策劃可持續活動,增強員工歸屬感和提高企業形象之餘,亦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秋節前﹕可持續送禮方案
在為同事或客戶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可以花一點心思為可持續出分力,而且未必需要增加預算。香港有環保團體於去年進行有關月餅消耗問題的調查顯示1,去年吃剩月餅的家庭比例增至43%,由此推算港人吃剩月餅的數量多達464萬個,反映其浪費情況嚴重。
有香港企業早已帶頭於節日送上可持續心意,可以考慮使用環保包裝和依據可持續發展原則生產的食材,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例如某香港空運貨站便曾透過中秋禮盒實踐環保承諾及幫助弱勢社群2,邀請社企製作月餅,更可安排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創作禮盒的包裝圖案,讓禮盒充滿正能量。
中秋節中:採用關心員工的治理原則
中小企可制定一套清晰和合理的中秋節慶祝方案,例如上班時間作出彈性調動或舉行中秋慶祝的公司活動。安排上可以事先與員工商討,加強與員工之間的了解和溝通,還可強化公司在員工心目中的地位及向心力。
公司安排的節日聚餐或到會也可避免使用膠刀、膠叉、膠杯等,將即棄垃圾的數量減至最低,亦應預備適當份量的食物,從源頭減少浪費。
中秋節後:促進社會共融和多元
中秋節絕對是一個可以促進社會共融和多元的機會,企業可與社區的不同組織或機構合作,舉辦一些有意義的社會責任活動,例如參與環保回收的志願服務,甚至是將月餅或月餅包裝回收後的DIY製作班。有企業曾將木製的禮盒改變用途,變成小夜燈,而吃剩的月餅亦可按照簡單食譜來製成法式多士等2,完全達致「零廢棄」目標,展現中小企的社會關懷和貢獻。
即時登記成為DBS BusinessClass會員,隨時隨地獲取更多市場新訊!
>立即登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就好了。您還有什麼想補充嗎?
真的很抱歉。我們可以如何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