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做生意 企業稅重點速讀

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一直積極吸引外國資本前來營商和投資。企業可選擇設立不同類型的企業實體,包括100%的外資企業,例如私人有限公司。此外,外國投資者可設立分公司,將業務擴展到新加坡,並探索擴展生產規模的機會。

20221230

 

若想進軍新加坡,了解當地的稅制是營商重要的一環。馬上就為大家簡介新加坡的稅制重點及當地企業主要繳納的稅項,包括企業所得稅 (CIT)、商業和服務稅(GST)及預提稅等1,助中小企掌握要點,為進軍新加坡做好準備!

 

4 大企業稅項 做好財務預算

新加坡是一個實行單級統一稅率企業稅制的國家,但有效稅率相對不少國家為低,故此具競爭力。而企業做生意只需對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繳納企業稅,即是說無論在新加坡還是在海外註冊的公司,均須就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以及匯入新加坡的國外收入納稅。另外,由於實行單級企業稅制,即代表公司只須繳納企業稅,其股息收入則可免稅。

 

1) 企業所得稅 (CIT)

新加坡的標準企業所得稅,稅率劃一是17%。而公司的首筆29萬新加坡元應課稅收入,則可享部分稅務減免。除了投資控股公司和房地產發展,初創公司亦享減免,首三年營運可享部分稅務減免或全數豁免。詳細如下:

 

應納企業所得稅的部分稅收減免

2020課稅年度及以後

應課稅收入(新加坡元計)

納稅豁免

收入豁免(新加坡元計)

首S$10,000

75%

S$7,500

S$10,000至S$190,000

50%

S$95,000

合計

 

S$102,500

 

初創企業稅收豁免

2020課稅年度及以後

應課稅收入(新加坡元計)

納稅豁免

收入豁免(新加坡元計)

首S$10,000

75%

S$75,000

S$10,000至S$190,000

50%

S$50,000

合計

 

S$125,000

 

2) 預提稅

預提稅,或叫作預扣稅,是源頭減稅的意思。例如若新加坡居民公司向非居民公司支付某些款項,包括利息、可動產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等,便需由支付方的公司,在支付的款項中預先扣除相關稅額,然後報告並支付予新加坡國內稅務局 (IRAS)。但關於繳納預提稅,只適用於符合以下條件的非居民公司:

• 於新加坡沒有任何業務;

• 於新加坡沒有任何常設機構(PE);或

• 通過在新加坡的常設機構,在新加坡境內開展業務,但其所有者用於收購常設機構資產的資金,不能來自其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需繳納預提稅的款項及稅率包括:

特許權使用款項

10%

利息或任何與貸款相關的款項

15%

可動產租金

15%

技術服務及有關費用

17%

 

3) 商業和服務稅(GST)

新加坡的增值稅是指商品和服務稅 (GST),是對所有進口商品和大部分服務所收取的消費稅。現時GST稅率為7%。但2023 年 1 月 1 日起,GST税率將會上調至 8%,隨後到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再會上調至 9%,中小企要多加留意2。而消費稅的門檻為100萬元,即是說當公司的應稅營業額超過100萬元時,便需要註冊GST。若未能達到此門檻,則無需支付GST。

 

應稅商品和服務的類型

 

7% GST

0% GST

服務

在新加坡提供的大部分服務

國際服務(註)

商品

在新加坡銷售的大部分商品

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

註:關於國際服務的詳細說明,可細閱GTS法案第21(3)章

 

4) 與香港的雙邊稅收協定(DTA)

DTAs的目的,是消除同時在兩個或多個司法管轄區對收入或利潤的徵稅。當取消雙重徵稅,可使在新加坡投資的外商投資者,及有意在海外投資的新加坡投資者受惠。DTAs通常會影響利息、股息、特許權使用費和技術費用的預提稅率。

 

順帶一提,新加坡和香港雖然尚未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但兩地政府已簽署了《新加坡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避免對營運船舶或航空器從事國際運輸的企業所得入息雙重課稅協定》,更早於2005年1月1日起已生效,適用於在兩地其中一方經營國際船舶和航空運輸所賺取的收入,令兩地的船東及航空公司受惠,不用因雙重課稅的而增加營商負擔。

 

具實力而且有意開展新加坡業務的中小企,了解關鍵稅項,做好財務預算,新一年實行大計就無往而不利。現在更可即時登記成為DBS BusinessClass會員,實用的營商資訊將為你無限放送。

 

1資料來源:生產力局 – 新加坡製造業發展指南

2資料來源:3E Accounting

 

 


訂閱DBS BusinessClass

接通亞洲市場趨勢及視野,參與一系列獨有的DBS BusinessClass活動,跟一眾企業家和市場參與者互動連繫。

How your phone and bank can be your travel bffs

互動連繫 與過千位亞洲企業家建立關係

擴闊學習 接通市場趨勢和業界視野

人際網絡 受邀參與獨家活動

顧問諮詢 環球商務專家和資深顧問為您提供專業意見